各位弟兄姊妹們平安,這是昨天 中慧姊分享的信息-「如何與家人相處不抓狂」
try 我所做的一點筆記
我覺得這篇信息很不錯
放出來 與大家分享之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以弗所書6:1~3
# 你們作兒女的,要在主裡聽從父母,這是理所當然的。
# 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
未成年時,要順服我們的父母
長大成熟後,要讓父母親知道 你已經成年了
與父母相處,是我們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喔
1.你要長大成熟(為自己負責任)
注意為自己負責任
這樣子,父母親才能放心放手對待你
從「完全的掌控」到慢慢放手,尊重你
我們做子女的,要學習「為自己負責」
讓父母知道
「我已經成年了,可以為自己負責任
.經濟獨立
.情感獨立
-為自己的情感負責
-不能為自己的失敗或是錯誤責怪父母親
> 要脫離「受害者情節」
-不再渴求父母親的肯定!(!)
> 我們成年了,不再是需要倚靠父母的稱讚為動力
我們的價值不在父母親的肯定
-遇到困難時不要期待父母親幫你解決
.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
2.接納父母親不是完美的人
父母親會犯錯,他們也是從沒有養育孩子的經驗到開始有經驗
不信的話,等你為人父母時,你就知道了
若父母不太懂得稱讚孩子,他們不是故意的
養育孩子是件非常辛苦不容易的事情,尤其是叛逆的孩子
3.主動付出(主動面對與父母親的關係)
主動付出關懷
主動給予
主動去改變與父母親的關係
從「孩子」的角度(接受者)開始改變
有一個可以付出的部份是很容易的,那就是「傾聽」
很多時候我們會很希望父母「聽懂」我們的話
可是,我們是否又「聽懂」了我們父母的話嗎?
如果你不是用耳去聽父母的呵嚀,而是用心去聽的話,你會聽的更清楚
有時候我們是各說各話,但都沒有聽懂對方說的
「你不要這樣想啦」....
其實,這裡面帶著一種「否定他的情感」的語話....
若他因為你這麼說而「不再這麼說」
那,他不過是「不說」了,但情感沒被滿足....
如果父母常反覆說同樣的話
你要聽的出來他到底在說什麼
要去「了解他的感受」
4.主動饒恕
「除非他來和我認錯」
如果你不饒恕對方,你就是把你快樂的鑰匙交給對方
但 其實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沒辦法改變別人
所以 如此的話 我們就是把自己關在痛苦的牢房裡面
※饒恕不是....
.饒恕不是遺忘
.饒恕不是合理化對方的錯
※饒恕是....
.把受傷的心交給神,放下要求對方補償的權力
我們若不饒恕人,我們就是容忍我們心裡的苦毒不斷地滋長
※饒恕的步驟
a.不再期待對方來補償或是報復(把罪債的權力交給上帝)
b.有一段安靜的時間來面對自己受傷的部份
(1) 感謝神給你這樣子的父母
註:
感謝父母是個很重要的步驟
當我們受傷的時候,我們看待事物的眼睛是扭曲的
就像一張白紙裡有黑點,你受傷時,你會不斷地看那個黑點
(2) 寫下一些你想到的被父母傷的很深的事情
(3) 把這些傷痛交給神(讓耶穌為我們擔當痛苦)
c.和好朋友分享這個過程
d.若想和父母好好談談,最好先和較成熟的長輩(如輔導)討論過
e.用美好的回憶替代不好的回憶
父母雖然有傷害我們的地方,但我們其實也有傷害父母的地方
若聖靈光照你,讓你看到這部份
你是否願意為這些傷害父母的地方向父母道歉呢?
父母一定很樂意原諒孩子的
「我心裡非常開心是因為他長大了
他知道他哪裡錯了
他有一顆勇敢面對的心」
f.將敬重美名尊榮加給他
.寫卡片(文字)
.用言語讚美稱謝
.享受和父母在一起
.以父母為榮
.用禮物感謝他們
.父母親給自己指正時,感謝他(表示重視他的意見)
.照顧、滿足他的需要
.回應父母
.蒐集父母美好的榜樣與教導,公開的尊榮他們
「寫一封感謝函交給他們」
-不只是父母的心得到安慰與醫治,你的心也會得到釋放與醫治
『愛要及時的表達』
(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媽媽過逝的小男孩的故事)
如果父母知道他們對你默默的關心與付出時,他們會很感恩的!
相信,你的父母親也在等待
等待你長大成熟
等待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心
等待你可以來感謝他對你的付出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.負責任
2.接納父母是不完全的人
3.主動付出
4.主動饒恕
※饒恕的步驟
a.不再期待對方來補償或是報復(把罪債的權力交給上帝)
b.有一段安靜的時間來面對自己受傷的部份
(1) 感謝神給你這樣子的父母
(2) 寫下一些你想到的被父母傷的很深的事情
(3) 把這些傷痛交給神(讓耶穌為我們擔當痛苦)
c.和好朋友分享這個過程
d.若想和父母好好談談,最好先和較成熟的長輩(如輔導)討論過
e.用美好的回憶替代不好的回憶
f.將敬重美名尊榮加給他
『愛要及時的表達』
[故事] 丈夫是未信者的例子
8 年前